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

九大教育热词伴随我们走过2020

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。对于师生们而言,这个必将在回忆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年份,是从猝不及防的“超长寒假”开始的。这一年,我们有战“疫”的众志成城,有“停课不停学”的坚持,有重返校园的欣喜;我们在教育改革中砥砺奋进,在教育扶贫中扛起担当。新年伊始,我们盘点了2020年的教育热词,以此触摸这一年教育的变化和温度。


  停课不停学


  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,成为所有人的共同记忆。“超长寒假”期间,在线教育迅速发展,成为不少学生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回忆。


  教育部启动“停课不停学”行动之后,开通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,保障没有网络或网络环境较差地区学生在家学习。停课不停学,也让不少学校和教育部门深入探索在线教育实践,课堂从教室变成“在云端”,老师们纷纷化身“十八线网红”,学生们逐渐适应了“宅家学习”“宅家测试”的新模式。不少教育机构更纷纷发力在线教育。


  2020年,全国有1454所高校开展线上教学,103万名老师开出107万门在线课程,1775万名大学生参加线上学习,近3亿师生在信息化的支撑下参加在线教学。疫情让师生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,与“互联网+”和“人工智能+”有了亲密接触。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模式,也在重构着学校育人方式,重构着家校关系。带着2020年的实践,2021年在线教育将进一步融入线下教育,或者说实体教育。我们已经走在教育新形态的路上。


  返校复课


  经历了“史上最长寒假”,从4月27日至6月2日,广州大、中、小、幼儿园学生分批回到久违的校园。在第一批学生返校前,广州对首批返校的近3万名教职员工、16.7万名初三和高三学生全部开展核酸检测。


  尽管是“久别重逢”,返校的师生们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,没有拥抱,没有勾肩搭背,一米外的灿烂笑容、相互比心,就是最好的情感表达。各所学校的防疫工作做得细之又细:校门口的“一米线”、红外测温仪、消毒液、新增的洗手池、食堂餐桌上的挡板、分批锻炼、上下学的时间表……都确保了师生们在校内的健康安全。


  5月29日,广州多区通知,师生在校园内无需戴口罩。终于,一张张笑脸,可以在校园里无遮无挡地绽放。


  心理健康教育


  在2020年的特殊背景下,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。广州市教育局除了组织高校、医疗机构专家教授和一线教师开展系列心理讲座,通过“广州教育”公众号发布心理健康指引,推送心理健康微课、家庭教育讲座、专家文章之外,针对新冠疫情防控、线上教育的特点,市、区两级心理教研部门专门研制心理防护课程,在“广州电视课堂”每两周录播一节心理课;秋季开学前后,市教育局还邀请专家教授、一线专职教师,与广州日报联合录制了6期开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微课,在新花城APP、广州市文明网、广州市教育局官网、“广州教育”公众号循环播出。全市14.7万余名专职教师接受了心理知识线上培训。


  秋季开学之初,市内中小学校全覆盖排查学生心理状况,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;对需重点跟踪辅导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、咨询援助、转介治疗。目前全市已建成心理辅导室1808个,学校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99%以上。


  民校摇号


  2020年,广州市举行历史上首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电脑派位。广州11个区中,有10个区的95所民办小学进行电脑派位。电脑派位如何操作?没有被电脑派中该怎么办?有公办学位的学生能否参加电脑派位……伴随着首次民办学校电脑派位而来的是,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向广大家长进行相关政策的普及和解读。


  而在电脑派位现场,心情最为紧张的莫过于应邀见证摇号过程的家长代表。孩子被电脑派中的家长,或开心,或平静。孩子没有被派中的家长,有沮丧和无奈的,也有心情平静,顺其自然,然后再另想对策的。校长代表们大多心情平静,因为无论生源如何,他们都需要继续提高老师教学质量,提高学校办学水平。


  高考延期


  3月31日, 教育部发布《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》称,经党中央、国务院同意,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,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,全国高三考生复习时间“充值”了一个月。尽管2020年有太多的不容易,但为梦想拼搏的孩子们,却把“不容易”变成了“有意义”。疫情之下的高考,牵动着无数人的心。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及社会各界提前谋划,统筹兼顾,层层落实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,并从心理、考务、教研、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保障“平安高考”“暖心高考”“健康高考”。


  7月23日,广东高考成绩放榜,广州考生表现突出,尤其是被屏蔽的高分考生全省人数最多,且分布学校广泛,文理齐头并进。广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卓有成效,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升学梦想。


  教育评价改革


  2020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》。


  《方案》提出:“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,推进科学履行职责”, 设计了三项改革任务:第一,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。第二,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。第三,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。


  教育评价这根“指挥棒”变了,剑指教育中的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,意味着对学生、老师、学校的评价都变了。这既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,也必将极大重塑未来教育的生态。


  研究生教育改革


  12月28日,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落下帷幕。此次考研报名人数再创新高,达377万人。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。但是,目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。


  2020年7月29日,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提出,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,优化学科专业布局,注重分类培养、开放合作,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,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,严格质量管理、校风学风,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
  随后,教育部也印发多项文件,如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》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(2020-2025)》《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》。9月29日,广东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也在广州召开,会议强调,要突出重点、精准发力,全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
  “双高计划”建设


  “双高计划”建设(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)即高职院校的“双一流”。广东省有5所高职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,9所高职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。12月21日,教育部印发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》,确保建设的绩效目标如期实现。


  公布的2019年决算显示,广州地区的双高计划院校表现亮眼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、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纷纷进入前十位。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、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决算纷纷超过4亿元,可见计划投入力度不小。而从2020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,上述院校的投档分数线纷纷接近甚至超过本科控制线。可以说,院校的决算收入和基本实力比较相符,为学生高考报志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。


  教育扶贫


 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决战脱贫攻坚之年。扶贫必扶智,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,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,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。广州在东西协作教育帮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教育物资、理念、人才等全方位“矩阵式”输出,当好当地教育“参谋长”,助推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成长,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。


  一年半前,横跨三千公里,来自广东省9个地市的20位教育人才“组团式”援藏组抵达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。其中,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副校长黄梦华担任援藏校长,同校的刘健、来自真光中学的杨兴盛、番禺区石楼中学的钟优道分别教授地理、化学、语文,一趟为期三年的现代教育改造之旅由此开启。


  令人惊叹的改变正在发生。学校的教研氛围日趋活跃,老师间的讨论相当激烈,本地年轻老师逐渐把课堂交给学生,学生开始敢于思辨和质疑,还有学生对学习多了潜在动力,将来想报读中山大学。


 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,到2022年中,援藏组要推进学校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转变,初步形成智慧管理体系、智慧型教师队伍,培养综合素质“高”、应变能力“活”、互帮互学“和”的智慧型人才,创建成智慧教育品牌学校。


  文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、谢泽楷、林霞虹、曾俊、伍仞

  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

  来源:广州日报


返回列表

相关新闻资讯